共享KTV怎樣?共享KTV到底火不火?

2017-08-08|HiShop
導讀: 2017年8月8日hi商學院最新消息,hi商記者分享共享KTV怎樣?共享KTV到底火不火?聽說最近共享KTV火了,我忒惱火。...

  2017年8月8日hi商學院最新消息,hi商記者分享共享KTV怎樣?共享KTV到底火不火?

  聽說最近共享KTV火了,我忒惱火。

  說實話,這玩意在五六七八線的小縣城并不新鮮。半年前,我在老家的火車站附近過夜,偌大的廣場上至少有3個露天KTV正在“擺地攤”——一臺配點歌系統(tǒng)的電腦,倆音箱配倆話筒,5元一首歌,隨唱隨走。你別說,唱的人還真不少。我一時興起加之無聊,跑過去和老板講了個價,10元唱了3首,優(yōu)美的歌聲震得廣場旁的轎車不停鳴警報,算是狠狠裝了下逼。(共享KTV來了?沒你想的簡單 咪噠起訴友唱

  唱完替老板算了筆賬,一晚上擺攤5-6個小時(太晚有巡邏的查崗),輕松入賬300元左右,月入近萬,這在小縣城算高收入了,而且不影響白天正常上班做生意賺錢。當時我還琢磨,這事可干啊?沒成想,回到城里沒多久,共享KTV這個“新事物”就開始流行起來了,這么好一風口,我tm又錯失了最佳時機了嗎?!

共享KTV怎樣?共享KTV到底火不火?

  一、共享KTV有多火?為什么火?

  不過仔細想想,這事似乎不簡單。我們先來判斷一件事,共享KTV到底火不火,以及有多火?

  公開報道說,目前已有十數(shù)家甚至數(shù)十家相關(guān)企業(yè)入局,最大的幾家如咪噠、哇屋、友唱等已有數(shù)千至過萬的投放數(shù)量,遍及全國數(shù)百城市,并且也都相繼拿到了數(shù)千萬量級的融資,在玩家和資本層面確實蠻火的。那么,用戶層面呢?

  筆者做了點簡單的抽樣調(diào)查,按城市、年齡段、職業(yè)屬性等收集了30個有效反饋,調(diào)查結(jié)果似乎并不理想——聽說過的占比約70%,當面見過的占比約23.3%,去體驗過的僅2人占比6.7%。更多的反饋是這樣的——“傻不拉唧的,你會去?”“我是有音樂理想的”“貴,進去又出來了”“不去,五音不全”“別開玩笑了,我害羞”“不去,我偶像包袱很重的”……

  沒辦法,為了顯得嚴謹點,筆者親自到線下跑了一趟。說實話,想在上海找一家共享KTV真不容易,

  一個是布局點少,百度地圖查了半天+四處打聽,才鎖定了上海環(huán)球港B1層的一處確切地點;

  二是太不顯眼,環(huán)球港非常大,找了很久才在盡頭一個角落里找到2臺咪噠KTV。筆者蹲守了一個多小時(晚8點到約9點半),卻只有2撥人進去唱,而且這兩撥人也相對特殊,一撥是三位老阿姨,一撥是一位媽媽陪著很小的兒子——說好的深受90后00后年輕人歡迎呢?

共享KTV怎樣?共享KTV到底火不火?

  雖然以上調(diào)研并不一定準確,但筆者個人還是覺得,共享KTV在用戶層面似乎并不那么火(下文繼續(xù)分析原因),朋友圈里也沒見誰像曬共享單車一樣曬錄音的。換句話說,和共享單車自下而上、里外都火爆不同,共享KTV的火很有點自上而下的味道,而且很大可能是被浮躁的資本、眾多入局玩家以及喜歡蹭熱點的媒體們合力營造出來的。

  資本及玩家這么熱衷并不難理解,這從共享KTV的定價策略上可窺一斑。以咪噠為例,單曲價格是8元,30分鐘50元,1小時90元,這價格比常規(guī)量販式KTV(69元左右唱3個小時很常見)貴了2、3倍以上。試想,共享KTV為什么要定那么高的價格?如果想要把這門生意盡快做大,按理說應該盡量具備價格優(yōu)勢才對。矛盾點在于,共享KTV非常重,具備價格優(yōu)勢勢必會拉長投資回收周期,這顯然不是資本和玩家們想看到的。

  從某種程度上說,共享KTV是一門被資本赤裸裸推動的生意,是個快進快出圈錢的產(chǎn)物。按筆者的理解,我們可以為共享KTV捋一條這樣的邏輯線:重資產(chǎn)—VC—短期收回成本——高價格—用戶少—拉長回報周期。如果要打斷高價格導致用戶減少之間的邏輯,實現(xiàn)邏輯自洽,似乎唯有給高價格限制前提條件——超出預期的體驗。

  那么,目前的共享KTV真能給用戶帶來超出預期的體驗嗎?

  二、共享KTV的“皇帝新裝”:幾點說法和討論

  共享KTV被市場看好,大抵有這樣幾個“共識性”的說法,我們逐一來討論下。

  說法一:共享KTV迎合了用戶的碎片化時間

  從邏輯上來講,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在逛街、吃飯、看電影這樣的碎片化場景里,等待間隙的空余時間正適合共享KTV這樣的產(chǎn)品來填充。不過,結(jié)合具體場景仔細想想,似乎又漏洞不小。

  以吃飯等位來舉例。假設你預計有30分鐘的空余時間,注意是預計,目前沒有一家餐廳在等位時能精確告訴你要排多久,而且基本上過號要重排,這也是為什么等位時一般人不會走太遠的原因,沉沒成本大啊,錯過一分鐘很可能需要再重排30分鐘。這意味著,30分鐘里可隨意支配的時間也就20分鐘左右,如果共享KTV距離等位餐廳比較遠,那你基本不用考慮了,除非你愿意承擔過號重排的后果。

  理想情況,共享KTV恰巧就在等位餐廳附近,好了,你走過去大概還能唱2-3首歌。但尷尬的是,走過去發(fā)現(xiàn),里面有人或者正好前面有個人在排隊等麥,你的唱歌計劃也基本告吹了,別人要唱多久你根本沒法預計啊,共享KTV也沒這么智能。就算你足夠幸運,外面沒人等麥、里面沒人唱,著急嘛慌唱了兩首還不是趕緊回來看看餐廳叫號情況?沒過號,大呼慶幸,然后氣喘吁吁地準備吃飯……你確定這樣的狀態(tài)就餐會舒服?

  有人會說,我就餐等位時間超過一個小時啊,完全來得及。好,你正好去的是網(wǎng)紅餐廳,等位時間大幅拉長,但也意味著你一旦過號的沉沒成本同樣會被大幅放大。因為時間夠長,你還是去找了,排隊人不多,你如愿唱上了幾首;但如果共享KTV真像媒體報道的那么火,門口大排長龍,這就又尷尬了,相當于你從餐廳等位換了個姿勢變成了唱歌等位,即便以每人唱15分鐘計算,超過4個人就要排隊1小時,你是唱呢還是不唱呢?其實我很難理解有多少人的碎片化時間居然能這么長?這么長的時間還能算碎片化時間嗎?

  而且,更關(guān)鍵的問題是,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里,共享KTV屬于替代性需求,可以被太多其他娛樂方式更好替代,比如農(nóng)藥開黑一把、玄幻小說讀個幾章,相比需要精確計算時間切換場景的共享KTV,似乎更符合“懶人經(jīng)濟”。

  以上分析,同樣適用于看電影等場景。

  說法二:共享KTV迎合了用戶的社交化需求

  這個說法表面上看也是成立的,一則因為共享KTV算新鮮事物,不失為一種標新立異、嘗鮮達情的好方式;另則因為共享KTV有在線錄歌并一鍵分享至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的功能,便于傳播、彰顯逼格。但仔細想想,似乎也有漏洞。

  如前所述,我們似乎較少看到有人會往朋友圈等社交平臺轉(zhuǎn)自己唱的歌,更多看到的是一條共享KTV的相關(guān)新聞、幾張表示知道看到的圖片或者幾句調(diào)侃的話,這是為何?個人認為,這還是和每個人著力打造的社交形象有關(guān),尤其是在朋友圈這樣的熟人圈子,我們很大一部分努力都用來塑造博學、幽默、資深、文藝、逼格等等正面標簽上了。但唱歌這個事情有點不同,你會說自己喜歡唱歌,但未必有勇氣用KTV錄音來自證唱得好,中國人還是偏羞澀嘛。在唱歌這個事情上,我相信很多人還是不足夠自信的,這也是共享KTV們會啥要優(yōu)化錄音效果讓你聽起來比平時唱得好聽的原因。

  而且,如果主要目的是把KTV錄音分享到社交平臺,為什么不直接下載個唱吧、全民k歌之類的?這樣豈不是隨時隨地都能錄,而且錄得不好還可以無限次重錄?所以,這個故事的邏輯其實是反的、附加上去的。

  我甚至覺得共享KTV某種程度上是反社交的。拋開前文的場景化分析,我們來設想一個極端情況——一個人不是恰好路過共享KTV,而是特意去的,而且不是為了嘗嘗鮮。

  這使我想起了曾經(jīng)我孤身一人去量販KTV包夜唱歌,最終唱到凌晨2點就灰溜溜回去的經(jīng)歷,太孤獨了。如今智能設備和線上娛樂方式的盛行,其實已經(jīng)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孤獨了,特意跑去2平米的KTV不就是一種孤獨的體現(xiàn)嗎?你是有多么不合群,才舍棄一群人的KTV聚會,跑去一個人的共享KTV?

  說法三:共享KTV的商業(yè)價值取決于占領核心商圈的多寡

  共享KTV們現(xiàn)在最喜歡干的一件事就是往人流量最大的核心商圈仍設備,據(jù)說還有排他性,誰先占領了一個核心商場,其他家就不能進入了。

  想想其實挺扯的。單位共享KTV的承載能力是極為有限的,和餐廳一樣對“座位周轉(zhuǎn)率”要求極高,但即使?jié)M效率運轉(zhuǎn)一天也就1000左右的營收,而且最佳體驗的輻射范圍都覆蓋不了一個核心商場。

  如果排他性是真實存在的,筆者其實不太能理解。在和核心商圈的對位中,共享KTV明顯是處于弱勢的,商場憑啥只和其中一家合作呢?按理說,入駐越多,對商場邊角空間的利用率越高,收入也越高,也更能滿足逛商場的用戶需求啊。

  如果要把共享KTV做成大生意,布局密度就成了一大關(guān)鍵所在,拋開高密度對資本的強依附不講,核心商圈注定是稀缺資源,對核心地理位置的追逐,恰恰是共享KTV商業(yè)價值的掣肘所在。所以,死不了,但也長不大,很可能是共享KTV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的生存寫照,也不要妄圖用共享KTV顛覆和取代傳統(tǒng)KTV,取代不了的,人家其實早已經(jīng)往更復雜、更個性的方向進化了,你懂的。

  我倒是覺得,如果共享KTV們別那么急切,大可以到小縣城、邊遠農(nóng)村去投放嘛,那里的“用戶”時間充足、娛樂方式稀缺、對一線城市的生活狀態(tài)充滿好奇和仰慕,價格便宜點,體驗的人應該大有人在。

  綜上,對于共享KTV而言,時間、地點、心情、產(chǎn)品本身等,都在用戶體驗之列,目前的共享KTV在各緯度體驗上都還有問題,也沒有像共享單車那樣占領用戶心智進而分化出有品牌歸屬感的小黃、小橙陣營。整體感覺,目前的共享KTV還是粗放了點,不夠細致、不夠人性化,扔個KTV就完了嗎?開個無人超市就完了嗎?不要人云亦云,結(jié)合具體場景做精細化運營,這是基本的底層邏輯吧。

推薦閱讀
頭條推薦
產(chǎn)品推薦
  • 新零售

    hishop新零售,集結(jié)多樣營銷活動推廣功能,支持無限發(fā)展…

    查看詳情>>
  • 移動云商城

    基于微信平臺,集結(jié)多樣營銷活動推廣功能,支持無限發(fā)展…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