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臺灣的實踐看大陸的B2C電子商務
我認為國內的網絡購物已經進入到一個蓄勢待發(fā)的階段,特別是B2C的電子商務。最近,國內的電子商務市場越來越火,就在1月27日,國內的搜索引擎巨頭百度正式對外宣布,將與日本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服務公司樂天一起打造面向中國用戶的超大型綜合類B2C網上購物商城。而就在同一天,國內B2C網絡購物的領頭羊京東商城也對外證實,已經獲得老虎環(huán)球基金領投的75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在2010年開年的第一個月份,國內的B2C電子商務已經儼然點起戰(zhàn)火。
綜觀國內的B2C電子商務,已走過了十個年頭。即使在2009年末,風光一時的PPG關門倒閉,都未能澆熄這一股B2C電子商務的熱火。不僅是專事電子商務營運的業(yè)者,包含許多知名的通路都紛紛大量投入在B2C的電子商務當中。
從事互聯(lián)網產業(yè)這么多年,我一直在比較大陸及臺灣兩岸之間的網絡購物發(fā)展的不同,以及對照日本及美國發(fā)展的差異。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大陸的B2C網絡購物一直無法做大,并且在發(fā)展的過程中,C2C的市場規(guī)模與B2C的市場規(guī)模形成天大的差距,相比之下,臺灣地區(qū)的網絡購物市場B2C與C2C約為6:4的比例,而美國的網絡購物市場也未見B2C與C2C有如此大的差距。我還記得,在臺灣的時候,B2C的網絡購物一開始也是做得非常辛苦,而那個時候許多人的共同答案是,臺灣是一個地狹人稠的地區(qū),商店過于密集,電子商務很難發(fā)展,美國因為地廣人稀,城鎮(zhèn)之間距離較遠,商店的密集度比較低,因此電子商務可以解決美國人花在購物開車上的時間問題等等。但如果原因如此,那么在大陸,在如此地大物博、城鎮(zhèn)和店鋪距離如此之遠、交通的便利性可能還沒有美國方便的情況下,B2C電子商務應該更有發(fā)展條件才是。
但時至今日,事實證明,臺灣并沒有因為地窄人稠、便利商店及超商林立、購物極為方便而阻礙了網絡購物的發(fā)展,至少在2008年,臺灣最大的B2C購物網站的年銷售額并不遜于大陸當時最大的B2C購物網站,以臺灣當時僅有1400多萬的網民基礎,其成績可說是極為傲人的。在這樣的觀察中,我個人總結了兩個推動網絡購物市場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1、 完善的支付體系及物流體系是推動網絡購物市場發(fā)展的重要條件:
大陸的網絡購物市場發(fā)展以來,一直面臨與其他國家或者臺灣地區(qū)的不同的狀況。從基本的線上支付的完整性開始,到商品運送的運輸與掌控能力等,一些在先進國家當中早已完備的電子商務基礎,在國內卻是這十年一點一滴的建設累積起來。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到支付系統(tǒng)與物流系統(tǒng),在國內都已經臻于完善。
2、生活習慣變遷與網民對于互聯(lián)網的熟悉與依賴,才是帶來網絡購物市場發(fā)展的更重要條件:
一方面,許多生活在都市的上班族幾乎已經沒有朝九晚五這樣的標準作息了,雙薪家庭以及加班已經成為正?,F(xiàn)象,這些族群的收入越來越高,但購物時間變得只剩下假日,網絡購物成為這些族群可以依賴的重要購物管道。
另一方面,隨著互聯(lián)網用戶對互聯(lián)網的使用時間與依賴越來越深,并且對于互聯(lián)網的信任度與了解也越來越高,對于通過互聯(lián)網購物的安全性的疑慮也越來越低,加上網絡購物也提供越來越多樣化的支付方式,加速了網絡購物的發(fā)展與普及。
在這兩個條件下,我認為國內的網絡購物已經進入到一個蓄勢待發(fā)的階段,特別是B2C的電子商務,在考慮品牌形象、信用保證以及售后服務的前提下,將會成為眾多網絡購物者的主要選擇。